我国足病的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就发现,商朝时已经有了足病的记载。相传在商代即有周文王患甲病,有一个叫“冶公”的人用“方扁铲”将其治愈。隋朝《诸病源候论》中已有胼胝和肉刺(鸡眼)的记载,所以追溯脚术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。到了清代,由于重视了“整足”,修脚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。在光绪年间的河北定兴李廷华所著的《五言杂字》中有“修脚剜鸡眼”的文字记载,可见当时修脚术已广泛为足病患者服务了。脚病的修治技术简称修脚,上海称扦脚,早期四川称刮脚。明《外科启玄》卷七中已有修脚人的记载。国外修脚称之为足部护理、护足,每年6月13日-19日为国际护足周,修脚术并非中国之国术,印度、德国、比利时、希腊等均有较早的文献资料记载足部护理。 修脚在我国约有二千年的历史,相传自有和尚和理发业起,就同时有了修脚行业。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,就已经有了“病足”的文字记载。周文王因趾甲病行走困难,被一位叫“冶公”的人用“方扁铲”给修治好了。方扁铲可能就是扁扁的修脚铲刀。修脚技法变化多样,操作中持刀有“三法”:捏刀、逼刀、长刀;持脚又有“八法”:支、抠、捏、卡、拢、攥、挣、推;修治又有“八法”:枪、断、劈、片、挖、撕、分、刮。各种修脚方法,因病制宜,一般手到病除。修脚能治好一些医院也难治的脚病,修脚被誉为“肉上雕花”。就修脚技艺而言,因地域不同和传统习惯的差异,全国大体可分为三大流派,一是以北京修脚为代表的,包括华北、东北地区的“河北派”;二是以扬州修脚为代表的,涵盖长江下游及广大南方地区的“江苏派”;三是以济南修脚为中心的“山东派”。其中扬州修脚派以技艺精湛、健身除病而独享盛誉,驰名海内外。